爱游戏体育-杨瀚森组织中锋角色获主帅昌西盛赞 苏群解析其战术价值
在近期的一场CBA焦点战中,青岛男篮年轻中锋杨瀚森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成为球队攻防转换的核心,其表现不仅帮助球队拿下关键胜利,更赢得主帅昌西·比卢普斯的高度认可,知名篮球评论员苏群在赛后点评中直言,杨瀚森作为“组织中锋”的独特价值,正是现代篮球体系下稀缺的战术拼图。
昌西:他的视野让我爱游戏体育想起约基奇
青岛男篮主帅昌西·比卢普斯曾以控卫身份带领活塞夺得NBA总冠军,对球场大局观的要求极为苛刻,他对杨瀚森的欣赏毫不掩饰:“很少有中锋能像他一样阅读比赛,他的传球不依赖固定战术,而是基于对防守的实时判断。”昌西特别提到一次反击中的跨场长传:“那记传球让我想起约基奇——不是技术层面的模仿,而是同样的创造性思维。”
数据显示,杨瀚森本赛季场均助攻达到4.3次,位列联盟中锋榜首,其34.7%的助攻率甚至超过部分后卫,更难得的是,他场均仅1.8次失误,在高位策应时极少被对手预判路线,昌西坦言,球队已开始围绕杨瀚森设计“弧顶发牌”战术:“当他持球时,我们的外线射手会主动跑动,因为他总能找到空位。”
苏群:组织中锋是破联防利器
篮球评论员苏群在《赛后分析》节目中详细拆解了杨瀚森的作用:“现代篮球强调空间和速度,传统站桩中锋容易被针对,但杨瀚森这种能策应、能投射的中锋,恰恰是破解联防的钥匙。”他举例说明,当对手采用2-3联防时,杨瀚森在罚球线附近的持球既能吸引包夹分球,也能直接中投终结,“这种威胁迫使防守方不断调整,为队友创造错位机会”。
苏群还对比了国内外中锋的发展趋势:“NBA的约基奇、小萨博尼斯证明了组织中锋的统治力,但CBA长期依赖外援控场,杨瀚森的出现,或许能推动更多本土内线转型。”他特别提到杨瀚森的篮球智商:“你看他给空切队友的击地传球,时机和力度都像用尺子量过——这种天赋不是练出来的。”
从青训到职业的蜕变
杨瀚森的成长轨迹同样值得关注,青岛男篮青训教练李光曾在采访中透露,少年时期的杨瀚森就被要求加练传球:“我们刻意让他参与快攻推进,培养全队视角。”2022年U18亚青赛上,他面对韩国队砍下14分15篮板7助攻的全面数据,已初现组织核心的雏形。
进入CBA后,杨瀚森在对抗和投篮稳定性上仍有短板,但其学习能力令人印象深刻,本赛季他的三分命中率从28%提升至36%,罚球线附近的小抛投命中率超过45%,队友王睿泽表示:“他每天加练100次高位策应传球,还会研究欧洲中锋的比赛录像。”
战术价值引发国家队讨论
随着杨瀚森的持续高光表现,关于其入选国家队的呼声渐起,前中国男篮主帅杜锋公开表示:“国际赛场需要能串联球队的内线,他的风格很适合FIBA体系。”不过也有声音认为,杨瀚森仍需增强防守移动能力,对此,昌西回应道:“他的横移确实需要改进,但2米18的身高和2米25的臂展足以形成护筐威慑,更重要的是,他的存在能让后卫线更敢压迫外线。”
值得一提的是,杨瀚森的组织属性甚至改变了青岛队的建队思路,管理层在休赛期引进了更多无球跑动型射手,总经理张北海表示:“我们要最大化杨瀚森的传球威胁,这套阵容至少会保持三年。”
未来挑战:保持健康与应对针对
尽管风头正盛,杨瀚森仍面临严峻考验,过去两个月,对手开始用绕前防守和包夹限制其接球,导致其场均触球次数下降12%,苏群指出:“顶级组织中锋需要更丰富的破防手段,比如约基奇的背身单打,杨瀚森下一步要提升低位技术。”其2.3次犯规和62%的罚球命中率也需优化。
昌西对此显得信心十足:“他只有19岁,还有太多可能性,我见过许多天才内线,但像他这样用脑子打球的,上限会非常高。”据球队透露,杨瀚森已开始跟随外教特训脚步和核心力量,为可能的国家队征召做准备。
当CBA多数球队仍依赖小外援掌控节奏时,杨瀚森以组织中锋的角色开辟了新路径,他的崛起不仅是青岛队的惊喜,更为中国男篮的战术革新提供了样本,正如苏群所言:“篮球终究是五个人的运动,而能让五个人形成化学反应的那个‘大脑’,往往是最珍贵的。”随着赛季深入,这位少年老成的内线指挥官,或将书写更多属于他的篇章。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评论留言